题库 题库

【简答题】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

参考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我国二元经济的关键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镇化是对我国实现二元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个总要求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作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业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第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四,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
第六,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造就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继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第七,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2)城镇化道路
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
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其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较大。所以,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此外,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经济发展理论认为,现代化农业对经济增长能做出重大贡献。因此,改变二元经济现状的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即现代农业科技。因此政府投入农业的资金要向农业科技倾斜,帮助农业部门进行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