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简述货币流通规律(并用公式表示)。

参考答案

简述货币流通规律(并用公式表示)。
答:(1)货币流通量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需要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它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公式中的商品价格总额,是由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决定的;公式中的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金属货币(例如1元)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的平均次数。
上面的公式是在没有考虑货币支付手段条件下的数量关系。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上述公式需要作相应的修正。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必都通过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公式表示,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同到期需要支付总额成同方向变化,即成正比;同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和互相抵消支付总额成反方向变化,即成反比。
(2)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纸币的流通要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不同于金属货币,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的符号,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的界限就是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这就是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
(3)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而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因此,它的过量发行,必然造成通货膨胀现象。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