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题库

【简答题】

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参考答案

(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经济全球化不但改变着各国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也在改变着各国控制自己经济活动的手段和方法。
经济的全球化的实质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张。
从生产力发展资源配置的角度看,经济的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更高阶级,表现为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的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对生产社会化的推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商品、服务、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早已超出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迅猛扩大,其发展速度与规模可谓史无前例。第二,跨国公司高度发展。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第三,科技进步,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为主的信息技术使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飞跃。第四,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空前强化。经济全球化的这种发展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从生产关系的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资本主义扩张为全球性制度的一种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全球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向经济全球化阶段过渡,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了经济全球化阶段。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等趋势的出现和加强,是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新阶段的一些重要标志。而这一切都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的主导下发生的。(2)经济全球化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大大加强,可以说,各国经济日益融合成一个全球经济的整体,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各个国家。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某种变动,都难免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最近的事例是东亚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为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而这又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扩大到全球。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基本矛盾在全球化经济中又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矛盾,如各国国民经济的有计划和可调节与全球经济的无计划和少调节之间的矛盾;跨国公司的严密组织和科学管理与世界市场的盲目扩张和混乱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矛盾;各跨国垄断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世界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以及世界经济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的失调,进而导致世界经济的起伏不定、动荡和危机。这一切,严重地制约和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有关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3)经济全球化使贫富差别全球化。就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利益而言,不同国家所能获得的利益却大有不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强大,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有可能获得最大利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广大发展中国家尽管实力逊色许多,但在经济全球化大潮面前,也同样有可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力量较弱,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上述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世界规模的贫富两极分化,不过是资本主义规律在世界范围内的再现。就其实质,是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垄断集团利用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在世界范围加强扩张的结果。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也必将在历史上走向灭亡。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各种内在矛盾也将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解体,最终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尽管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最终结局是确定不移的。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发达国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
②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结果,是大势所趋,纷纷主动改革本国经济体制,发展开放性经济,推行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为跨国公司创造投资条件,并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活动。变单边制裁为求得“双赢”。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另一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贸易摩擦”、“贸易制裁”等以邻为壑的措施,已开始由自我保护的工具变成了双刃剑,在制裁别国的同时也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其上策是通过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促进双方的经贸发 展,取得“双赢”。
③经济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相互协调成为时代主旋律。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传统的国家主权内容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原本是一国独有的权利,日益成为国 际社会共同拥有的权力。各国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遵循国际条约、协定、规范和惯例来运作;跨国公司在各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国家对产业政策的干预作用在减弱。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主权让与,但它是以对等为原则的。当今世界各国都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共享是让与的前提,没有共享也就不会有让与。经济全球化迫使各国把二者结合起来,出现了相互协调,使它逐步成为各国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基石。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行,协调管理贸易政策在国际上和各国贸易政策中开始成为主流。
④经济全球化要求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2 0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产业内部贸易的增长,新贸易理论将产品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等工业组织理论引进传统的比较优势框架,为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做出了贡献。但它仍然假定企业只在某一个区位生产商品和服务,将对外直接投资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时,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不同类型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各类贸易流动,但仍是以单个企业为依据的投资分析,未推广到国家层次。8 0年代初以来,经济 球化要求把贸易与投资理论结合在一起分析贸易与投资利益与效益,出现了新的理论分析,其理论模式主要集中于纵向或横向一体化。在这些理论分析中,产品增值链活动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进行 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进行完全相同的生产加工。在贸易与 投资一体化理论中,企业行为被分为两大类型:第一,总部行为。总部行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务,以及信誉、商标等甚至可以无偿转让给远方生产区位的服务,这类行为有时被简化概括为研究与开发。第二,实际生产行为。实际生产行为又可再分为上游生产(中 间产品)和下游生产(终极产品)所有这些行为都被假定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由于总部服务的运输成本极低,企业可以将生产行为从总部分离出去,但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企业将某些生产行为集中在某一区位。在贸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两国均衡框架,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企业在两个国家进行活动时,可以将总部行为安排在母国进行,但其实际生产或转移到东道国进行(纵向一体化),或者既安排在国内,又安排在国外进行(横向一体化)。因此,现在的企业不仅通过价格和质量进行竞争,而且还通过生产的组织进行竞争。这些理论模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单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决定了国内、国际经营企业的总格局。这一问题属于理论分析中的国际化生产部分。一旦国际化生产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国际贸易的格局便随之确定。贸易与投资理的一体化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单纯的贸易行为来衡量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
⑤经济全球化对表明国家之间经贸权益的传统概念和统计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对外贸易差额概念未能反映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实际的贸易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利益出现了几种变化。第一,在产业内部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大量增加下,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划分的国家之间的进出口掩盖了国家之间在产品价值上的实得;第二,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国公司对东道国的商品直接出口,变相地进入了东道国的国内市场,因此,母国公司在东道国国内的投资和商品、服务的销售收益应计入母国的经贸收益;第三,在一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情况下,把该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该国的贸易利得, 更加失实。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下,在计算各贸易国的贸易收益时,上述几个现象不能忽略。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滞后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应予修正。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来源于美国,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各国的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对之都有相应的条款和协定。在国际贸易局限于产业间和投资不普遍的情况下,按原产地进行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贸易国的贸易利益。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按原产地统计则会出现两种误差。第一,未能如实反映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经营,它们生产的零部件、产品的进出口,按价值链、资本所有,理应属于母国,但却计入东道国的贸易统计。第二,原产地规则以货物贸易为主,未包括服务贸易等,因此,原产地统计在不能真实反映货物贸易的同时,也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大贸易关系。
⑥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遇。第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资本外投。1996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投资了510亿美元,二者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它们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第二,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由于资本的流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逐步扩大。

相关试题